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稱為前五識。根、塵、識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內根緣外塵而發識。《八識規矩頌》云:「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6]亦即,能產生識的作用,必須要有所依根,且要具足相對應的緣才能產生識的作用。而五識是依淨色根而起的,其各個所要具備的緣並不相同。例如眼識要具備有空、明、根、境、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種子依九個緣才能產生作用,耳識需具有八緣(九緣中少「明」),鼻、舌、身識則需具七緣(八緣中少「空」)。其中,眼、耳必須要根、塵相離才能產生眼識、耳識的作用,而鼻、舌、身三者則需由根、塵相合才能產生鼻識、舌識、身識的作用。根、塵、識彼此之間的關係,簡單說,根是感受,識是了別,而塵是被根所受、被識了別的境。根與識二者之關係是很容易讓人混淆不清,而錯以為根就是識。在《八識規矩纂釋》卷1中,分別以五義來闡述五識隨根立名之道理:亦即五識乃依根之識、根所發識、屬根之識、助根之識及如根之識,根與識的關係密切,但根不是識。以此,眼根緣色塵而發者稱為眼識,耳根緣聲塵而發者稱為耳識,鼻根緣香塵而發者是為鼻識,舌根緣味塵而發者稱為舌識,身根緣觸塵而發者為身識。以根來說,分有心根及色根兩種,五根屬色根,意根屬心根。色根又分為兩種:一為扶(浮)塵根,一為淨色根。而五識所依的是內在的淨色根而不是外在的扶塵根。如其云:
五識隨依色根立名,具有五義,曰:依根之識、根所發識、屬根之識、助根之識、如根之識。言依者,五義之一也。言淨色者,揀非浮塵。又言依根擇非依境,境但為所緣,無發識用。如根壞時,設若有境,識亦不起,唯根能發,故曰依根,非浮塵者。……言依淨色根者,楞嚴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見精映色,結色成根等。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故名淨色。以此淨色即無明殻也,亦名勝義根。謂於眼等一八淨色如淨醍醐,有此性故,眼等識生,無即不生,照境發識以成根用,故名勝義。不同浮塵虗假損壞,此無損壞,故亦名勝義。不同浮塵無見聞等,此能覺知,故亦名勝。[7]
由上段引文可知:五識是隨依色根而立名的,產生識的作用之所依根為淨色根,不是浮塵根。浮塵根只是淨色根之所依託處,不能產生識的作用。淨色根是依於一精明體,亦即阿陀那微細識而分成的六種和合性之根,其為清淨四大所造。淨色根照境而能發識,能產生覺知,且不會損壞,故又稱勝義根。
關於結色成根之說,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以下簡稱《楞嚴經》)有如是說明: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8]
此是說明:明、暗二種色塵互相對比形顯,而於妙覺圓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體,而發第八識的見分,見分再反照於相分之妄色令色心和合,結此妄色而成眼之勝義根。此勝義根為浮塵根之本元,是由清淨四大所成,而因於勝義根所成之浮塵根即名為肉眼之體,其形如葡萄朵,乃是色、香、味、觸四微塵所成。浮塵根於是循色流蕩,縱逸無度,奔馳於色塵之境而莫知返。眼根如此,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亦即六根由彼最初一念妄覺欲有所明,遂轉真覺為妄明與妄覺,因而失彼真精明了之性,而變成第八識精,此黏於真性之妄覺因而發出見分之光。[9]
淨色根雖是第八識所變現之物,但非肉眼可見,乃是由比量得知而有的。憨山德清在《八識規矩通說》云:
然五根乃四大所造,浮塵、有勝義。今淨色根,乃清淨四大所造,為勝義根,則浮塵根不足依也。且如盲者見暗與有眼處暗無異,足知根壞而見不壞,則所依乃淨色根耳。言淨色者,舊解但云四大初成之淨色,此最難曉,唯天眼能見。愚謂淨色即無明殻也。何以明之?且妙明真心本來圓明廣大,今變而為識,則被無明拘礙,及結色成根。而無明識體栖托其中,是為五蘊之眾生,且此妙心,非無明力,誰能裹此而入軀殻之中耶?故中陰身亦有形狀,但輕薄耳;鬼神五通,乃淨色之用,足可徵矣。[10]
此段引文可分三部分來討論。首先由盲者見暗與有眼者處在暗處之所見並無不同,可知根壞而見不壞,故識之所依根是淨色根而非浮塵根;再者,四大初成之淨色根唯天眼能見之;又憨山大師認為淨色根即無明殼:吾人本來圓明廣大之妙明真心變而為識,被無明拘礙結色成根,無明識體棲托其中,而成為五蘊眾生。因此中陰身有輕薄之形狀,而鬼神之五通乃是淨色根之用。
淨色根究竟是一?是多?《楞嚴經》針對六根提出「非一終六,非六終一」之說法,如其云: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11]
此是說明六根既非一根,終究現出六用之差別;而六根既非真正有六種,終究還是歸於一性的。此乃是由無始以來之顛倒妄見而依業受報,生生世世流轉於生死苦海,致使原本圓滿湛然無一六之性中,而有一六之義生,故六根是非一非六的。[12]
《八識規矩纂釋》則有不同的說法:相對於浮塵根有五個,有情眾生只有一個淨色根隨浮塵根緣境而產生作用,如其云:
問:淨色根畢竟是何物?答:此無見有對色,雖有質礙而非眼所得見,比量所知,非現量得,如何可指?然此識精圓映五門,隨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則有五,而淨色唯一,故曰元依一精明耳。[13]
依於第八識的相分比量而有的淨色根雖然是色法,但不是外四大所造成,也非肉眼可見。既然淨色根是肉眼不可見之色法,其究竟是何表相?《八識規矩論義》指出:淨色根雖非是肉眼可見,但淨色根的相,如月光、花映之印相,其淨妙、微細只有天人可見之。如其云:
故淨色者,是勝義根,最微細故,最淨妙故。如月之光,如華之映,印諸像故。是以光映之微,唯天人見之。非浮塵根,乃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成。淨色是細色故,難可見也。[14]
關於浮塵根與淨色根,近代法師與學者之間的認知是有所不同的。筆者將之整理如下:
出處 | 浮塵根(扶塵根) | 淨色根(勝義根) |
李炳南講述 慧律法師整理 《唯識簡介》 P.21 | 亦名根依處,於外面可直接攀緣外境,但不能發識只能為淨色根之所依。 | 惟淨色根乃能發識,略與生理學上所言之神經相似。神經為可見,但淨色根為不可見。因淨色根比神經更微細 |
出處 | 浮塵根(扶塵根) | 淨色根(勝義根) |
慈航法師 《慈航法師全集》〈相宗十講─百法入門講話〉P.30 | 根依處又名浮塵根,是虛浮不實的肉眼,亦名扶塵根,外面的肉眼,就是扶助裡面的勝義根的,其實不是根,乃勝義根所託的地方,故名根依處。 | 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風同所造的四塵,色、香、味、觸所成的。與現在的生理學家說的神經相似。 |
余凌波 《八識規矩 頌講記》P.56 | 外根,就是我人視覺可見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但這五種根,是四大和合成的物質,它的作用是扶助內根,為內根所依託處,這在佛經上稱為扶根塵,扶助內根的塵法,扶根塵不能生識。 | 生識的是內根,又稱之曰「淨色根」,亦名勝義根。佛經上說:勝義根質淨而細,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見,唯佛眼天眼可見之。近代科學發達,使我們知道所謂淨色根,事實上就是人體的神經纖維和神經細胞。 |
余凌波 《唯識學綱要》P.47 | 外根自然是身體上的感覺器官 | 而內根大約就是生理學上的視、聽、嗅、味、觸等神經纖維,及中樞神經的神經細胞 |
楊白衣《唯識要義》P.39 | 肉眼可以看到的根,為血肉之所成 | 依扶塵根存在的清淨,精妙的微細根,即神經系統。 |
出處 | 浮塵根(扶塵根) | 淨色根(勝義根) |
聖嚴法師 《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P.57-58 | 五根有外表的粗相,名為浮塵根……是指五官及身相,也是指神經系統,都屬於物質體的色法。 | 有五根內隱的細相,名為淨色根……根塵相觸,映攝外境的功能,便是前五識依五種淨色根而產生。 |
聖嚴法師 《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P.65 |
| 並非如常人說的五官外形,甚至也非指的神經叢,乃是在根塵相接產生識用時而有,當識離時,塵境雖在,淨色根已消亡,如果尚餘有根,乃屬於浮塵根。 |
釋成觀 《八識規矩頌義貫》P.13 |
| 即勝義五根,約等於現代人所說的「神經」,例如:眼根即視神經等。五淨色根是第八識所執受的相分;淨色根雖是色法,但並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見。 |
出處 | 浮塵根(扶塵根) | 淨色根(勝義根) |
演培法師著 《唯識法相及其思想演變》 P.131-132 | 外在的扶根塵,由粗顯的垢染的四塵組織成的,我們的肉眼,可以明顯的見到。他的特能在於保護、扶持、助成勝義根,並沒有緣境發識的功用。 | 內在的淨色根,為諸極微的集合體,這集合體的各個份子,是由清淨微妙的四大種所構造的,其體非常的微細,不特我人的肉眼不能見到,就是以刀砍斧斫也砍斫不到。這內在的五色根,普通叫做五種感官,現代生理學上說是神經系統中感覺神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