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唯識學觀點來探討器官捐贈問題 >> 第二節 就八識的論點來作分析  

第二節 就八識的論點來作分析

唯識思想的源流是從緣起開始的。[1]而緣起的項目稱為十二因緣,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由十二因緣看來,眾生的生死流轉,是以無明為主的,亦即「識」的源流乃是來自於無明。因為無明而使得業種起現行而有了識,而識緣名色投胎成為有情。胎兒具足了六根出生後與六境相對,如此根、塵、識三和合而產生觸。[2]有了觸,便會產生種種感受進而執取愛恨,且錯以其為我所有。如此無明業種輾轉相續而生,便又落入了生死的流轉中。早期佛教「識」的思想,主要是針對六根緣六塵而產生之六識來做探討。其雖只施設了六識,但第六識實已包含了心意識之內涵,甚至已提及了阿賴耶識之名[3]。到了大乘唯識思想,於六識之外,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的內涵與理論更是被廣泛的提出與討論。古今有關唯識思想的論著非常多,本章節主要是以《八識規矩頌》、《唯識三十頌》、《成唯識論》及《解深密經》對八識的論點來作分析。

所謂的八識,又稱為心王,是心的主體。八識並非真的代表每一識各有一個心王。以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言一,何來有八?但若就心識的相用中最顯著的功能作用來討論,則可分有八個,亦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4]八識雖是一心,但八識也各有各的功能差別。在《瑜伽師地論》卷63,是以「勝義道理建立差別」來詮釋八識的關係。此勝義道理可初分為二,即所依的「阿賴耶識」及能依的「轉識」;而轉識又可再細分為七,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如其云:

云何名為勝義道理建立差別?謂略有二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轉識。阿賴耶識是所依,轉識是能依。此復七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如是名依勝義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別。[5] 

七轉識與阿賴耶識的關係猶如水浪依止瀑流、影像依止明鏡般。阿賴耶識執持根身、習氣,與種子融合一味,是甚深微細、相續生滅、有如大瀑流水般的恆流無盡。其若遇一外緣,就可生起一浪;若有二外緣,就生起二浪,如是乃至多緣而生多浪。阿賴耶識亦如一面鏡子,當有一影像的生緣現前時,就有一影像現起;若有二影像的生緣現前,就有二影像現起。如此雖有一影、二影乃至於多影現前,鏡面本身並沒有一分變為影相,明鏡還是明鏡,亦即不離鏡子而現種種相,而諸相亦不壞明鏡之自性。阿賴耶識現起七識,就如同鏡子現相一樣,並非是指阿賴耶識本身變為七識,而是不離本識而有七識。因為阿賴耶識生起七識,本身仍繼續存在,所以阿賴耶識與七轉識非異;六識不起作用時,阿賴耶識並不會隨之而不起作用,所以阿賴耶識與七轉識非一。換言之,阿賴耶識與七轉識的關係乃是非一非異的。非一是指因緣的不同所現出之表相也就不同,非異乃指七轉識皆因本識而來。

由此吾人可以知道八識乃是就心識的相用中最顯著的功能作用來做討論的。以前五識而言,五根(眼、耳、鼻、舌、身)攀緣五塵(色、聲、香、味、觸)而產生五識的作用。亦即前五識是以五境為所緣,以五根為所依,其只有「了知外境」的作用,沒有思惟、分別的能力。而第六意識是分別識,以一切諸法為所緣,而以第七末那識為所依根。第六意識若和前五識俱起,則稱為五俱意識;其亦可離開前五識單獨作用,稱為獨頭意識。第七識與第八識的關係緊密,有第八識就一定有第七識。第七末那識之「末那」是思量的意思,末那識緣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我,因此我執特別深。第八阿賴耶識是一切染、淨法之所依,分有見分及相分,見分可變現出眼等七識,相分則變現出根身與器界。換言之,第八識是前七識的根本,是心王中的心王,亦稱為根本識;又因其含藏有一切色心的種子,故又稱為藏識。以下分別針對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來做探討。

一、前五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稱為前五識。根、塵、識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內根緣外塵而發識。《八識規矩頌》云:「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6]亦即,能產生識的作用,必須要有所依根,且要具足相對應的緣才能產生識的作用。而五識是依淨色根而起的,其各個所要具備的緣並不相同。例如眼識要具備有空、明、根、境、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種子依九個緣才能產生作用,耳識需具有八緣(九緣中少「明」),鼻、舌、身識則需具七緣(八緣中少「空」)。其中,眼、耳必須要根、塵相離才能產生眼識、耳識的作用,而鼻、舌、身三者則需由根、塵相合才能產生鼻識、舌識、身識的作用。根、塵、識彼此之間的關係,簡單說,根是感受,識是了別,而塵是被根所受、被識了別的境。根與識二者之關係是很容易讓人混淆不清,而錯以為根就是識。在《八識規矩纂釋》卷1中,分別以五義來闡述五識隨根立名之道理:亦即五識乃依根之識、根所發識、屬根之識、助根之識及如根之識,根與識的關係密切,但根不是識。以此,眼根緣色塵而發者稱為眼識,耳根緣聲塵而發者稱為耳識,鼻根緣香塵而發者是為鼻識舌根緣味塵而發者稱為舌識,身根緣觸塵而發者為身識。以根來說,分有心根及色根兩種,五根屬色根,意根屬心根。色根又分為兩種:一為扶(浮)塵根,一為淨色根。而五識所依的是內在的淨色根而不是外在的扶塵根。如其云

五識隨依色根立名,具有五義,曰:依根之識、根所發識、屬根之識、助根之識、如根之識。言依者,五義之一也。言淨色者,揀非浮塵。又言依根擇非依境,境但為所緣,無發識用。如根壞時,設若有境,識亦不起,唯根能發,故曰依根,非浮塵者。……言依淨色根者,楞嚴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見精映色,結色成根等。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故名淨色。以此淨色即無明殻也,亦名勝義根。謂於眼等一八淨色如淨醍醐,有此性故,眼等識生,無即不生,照境發識以成根用,故名勝義。不同浮塵虗假損壞,此無損壞,故亦名勝義。不同浮塵無見聞等,此能覺知,故亦名勝。[7]

由上段引文可知:五識是隨依色根而立名的,產生識的作用之所依根為淨色根,不是浮塵根。浮塵根只是淨色根之所依託處,不能產生識的作用。淨色根是依於一精明體,亦即阿陀那微細識而分成的六種和合性之根,其為清淨四大所造。淨色根照境而能發識,能產生覺知,且不會損壞,故又稱勝義根。

關於結色成根之說,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以下簡稱《楞嚴經》)有如是說明: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8]

此是說明:明、暗二種色塵互相對比形顯,而於妙覺圓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體,而發第八識的見分,見分再反照於相分之妄色令色心和合,結此妄色而成眼之勝義根。此勝義根為浮塵根之本元,是由清淨四大所成,而因於勝義根所成之浮塵根即名為肉眼之體,其形如葡萄朵,乃是色、香、味、觸四微塵所成。浮塵根於是循色流蕩,縱逸無度,奔馳於色塵之境而莫知返。眼根如此,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亦即六根由彼最初一念妄覺欲有所明,遂轉真覺為妄明與妄覺,因而失彼真精明了之性,而變成第八識精,此黏於真性之妄覺因而發出見分之光。[9] 

淨色根雖是第八識所變現之物,但非肉眼可見,乃是由比量得知而有的。憨山德清在《八識規矩通說》云:

然五根乃四大所造,浮塵、有勝義。今淨色根,乃清淨四大所造,為勝義根,則浮塵根不足依也。且如盲者見暗與有眼處暗無異,足知根壞而見不壞,則所依乃淨色根耳。言淨色者,舊解但云四大初成之淨色,此最難曉,唯天眼能見。愚謂淨色即無明殻也。何以明之?且妙明真心本來圓明廣大,今變而為識,則被無明拘礙,及結色成根。而無明識體栖托其中,是為五蘊之眾生,且此妙心,非無明力,誰能裹此而入軀殻之中耶?故中陰身亦有形狀,但輕薄耳;鬼神五通,乃淨色之用,足可徵矣。[10]

此段引文可分三部分來討論。首先由盲者見暗與有眼者處在暗處之所見並無不同,可知根壞而見不壞,故識之所依根是淨色根而非浮塵根;再者,四大初成之淨色根唯天眼能見之;又憨山大師認為淨色根即無明殼:吾人本來圓明廣大之妙明真心變而為識,被無明拘礙結色成根,無明識體棲托其中,而成為五蘊眾生。因此中陰身有輕薄之形狀,而鬼神之五通乃是淨色根之用。

淨色根究竟是一?是多?《楞嚴經》針對六根提出「非一終六,非六終一」之說法,如其云: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11]

此是說明六根既非一根,終究現出六用之差別;而六根既非真正有六種,終究還是歸於一性的。此乃是由無始以來之顛倒妄見而依業受報,生生世世流轉於生死苦海,致使原本圓滿湛然無一六之性中,而有一六之義生,故六根是非一非六的。[12]

《八識規矩纂釋》則有不同的說法:相對於浮塵根有五個,有情眾生只有一個淨色根隨浮塵根緣境而產生作用,如其云:

問:淨色根畢竟是何物?答:此無見有對色,雖有質礙而非眼所得見,比量所知,非現量得,如何可指?然此識精圓映五門,隨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則有五,而淨色唯一,故曰元依一精明耳。[13]

依於第八識的相分比量而有的淨色根雖然是色法,但不是外四大所造成,也非肉眼可見。既然淨色根是肉眼不可見之色法,其究竟是何表相?《八識規矩論義》指出:淨色根雖非是肉眼可見,但淨色根的相,如月光、花映之印相,其淨妙、微細只有天人可見之。如其云:

故淨色者,是勝義根,最微細故,最淨妙故。如月之光,如華之映,印諸像故。是以光映之微,唯天人見之。非浮塵根,乃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成。淨色是細色故,難可見也。[14]

關於浮塵根與淨色根,近代法師與學者之間的認知是有所不同的。筆者將之整理如下:

<><><><>